第131章 再翻一番_直播鉴宝,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?
奇奇小说网 > 直播鉴宝,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? > 第131章 再翻一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1章 再翻一番

  李定安客气的笑了笑:“幸会!”

  “请!”

  他伸着手指引,三人跟着进了门。刚绕过屏风,李定安愣了愣。

  是一间小客厅,摆着几组沙发,此时却坐满了人。

  一边是两个男的,年长的五十多,年轻的三十出头,看穿着像是老板和司机。

  另一边一女一男,都是三十来岁,可能是夫妻或是恋人,反正很亲密。

  看到他们,这四人也有些惊讶。

  高胜东的脸色微微变了变:“郑总,这几位是……”

  “哦,也是客人……”郑总笑眯眯的,“各看各的,不耽误!”

  李定安一下就明白了:用行话说,这叫“绷行价”,意思就是卖家为了多赚钱,同一时间约了好几位买家,却又不提前说明。

  稍有点不合适,不过也不算坏规距,谁不想多赚点?

  不寒碜!

  “高师兄,没关系的!”

  高胜东轻轻的呼了一口气。

  说实话,今天这纤儿能不能拉的成都无所谓,赚不到佣金倒贴车费都行,但不能让李定安觉得他这个学长不靠谱。

  转着念头,郑总又邀请着沙发上的两拨客人:“几位,人齐了,请吧!”

  四个人同时站了起来,郑总在前面领路,七个人跟着进了隔壁的房间。

  掀开珠帘,郑总开了灯,瞬间豁然开朗。

  近百个平方,跟古玩商店的大堂似的,中间、墙边立着好几座木架。上面摆的琳琅满目,瓷器、字画、石刻、木雕、古玉……凡市面上常见的古玩,这里基本上全有。

  郑总站定,又转过身拱了拱手:“几位老板,说真心话,我半生心血全在这儿了,各位可以尽情的看……”

  他稍一顿,神色郑重了几分:“但先说好:不零卖……哪位要是看上眼,只能把屋子里的东西全部打包搂走……当然,价钱好商量……”

  这个倒是提前说过,所以都只是点了点头,然后就地分开。

  像是约好的一样,之前那四位都去了摆画的书架前,估计今天就是冲着这个来的。

  李定安看了看,低声问:“有名家之作?”

  “听说有一幅周臣的画……”

  周臣,真的假的?

  这位是明代有名的画家,他有两个弟子极为有名:一为唐寅,二为仇英。这两位的画,“亿”以下是想都别想,所以相应的,周臣的作品也极受收藏家追捧。

  没两位弟子那么夸张,但千万轻轻松松。

  李定安顿时来了兴趣,也走了过去。

  是一幅《秋山劲松》,山石坚凝,古松茂然,一轮圆日斜挂于天际。笔力刚劲俏利,却不失生动,造型严谨真实,却各显意态。

  乍一看,足有六七分真。但跟前围着人,李定安也不好硬挤上去。

  况且画就在这里,待会再看也不迟。

  瞅了几眼,李定安又看旁边。

  嗯,又是名家?

  是一幅《富春大岭图》,四尺三开的竖轴,用木框和玻璃裱在墙上。

  当然不是黄公望的画的,真迹在南京博物馆,如果拿出来拍,少些也得上亿。

  明代有“四家”,唐寅、仇英、文徵明、沈周。清代有“四王”,画这幅画的王时敏为其一,也是其首。

  剩下的三王,一位是他弟子,一位是他孙子。

  这位很有意思,他是董其昌的弟子,但终其一生只仿元四家,尤爱仿黄公望,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。

  五年前,他仿“元四家”的十开《山水册》拍了一亿两千万,三年前,他仿黄公望的《富春山居图局部》拍了八千五百万。

  这幅要是真的,下了三千万想都别想。

  但为什么没人看,反而都跑去看价值相对较低的《秋山劲松》了?

  看李定安目露狐疑,高胜东凑了过来,压低了声音:“郑总请人鉴定过,是赝品,圈里基本都知道……他也是在这幅画上栽的跟头……”

  栽过跟头?

  “多少?”

  高胜东没说话,比了四根手指头。

  好家伙,四千万?

  李定安一下就来了兴趣:看郑总这些藏品,不敢说花了上亿,但至少五六千万是有的,所以他肯定有一定的经验和眼力。

  但最终,在这幅画上栽了大跟头,为弥补亏空,不得不清仓大甩卖?

  说什么也要看看……

  李定安顺手掏出放大镜,走了过去。

  起先,高胜东和舒静好也陪着他一起来,但看了几眼,委实看不出什么,就只好退到旁边等。

  而李定安却是一眼不眨,看了快十分钟才直起腰。

  唏……怎么说呢?

  乍一看,还真就看不出区别,无论是画风、形象、意境,都明显带有王时敏的风格。而且不论是王时敏本人的印章,还是同为“四王”的王鉴、王原祁、王翚等人监赏过的印章,看着都好像没问题。

  给一般的收藏家,更或是内行来看,肯定会当成王时敏的真迹,所以不能怪郑总栽跟头。

  李定安也是琢磨了一阵,灵机一动,想起了从系统中学过的“折画”,才看出了一点不同。

  先看画工,笔法圆润,线条简约。

  再看画风,清丽工秀,生机勃然。

  再看整体形象与意境:这幅更接近于写实,少于变化,而且有的地方过于刻露,构图略感壅塞。

  说直白点,就是有意炫技,但炫的过多了。

  而这些,都与王时敏的作品特点相悖逆。他虽擅仿元四家,但画风更接近董其昌,重文气写意,富于变化。

  特别是树,画中的树清奇秀挺,而王时敏的树却雄浑绵密,所以说,有点背道而驰的感觉。

  而且题诗也不对,虽然很像王时敏的笔迹,但稍显生硬,高手只要多看几眼,就能看出模仿的痕迹。

  但反过来再说,这幅画用笔还是有几分王时敏的真昧的,而且气势雄厚,生机勃发,既便是仿的,也肯定不是籍籍无名之辈。

  反正让李定安来看,这幅画无论从哪方面来讲,比王时敏,乃至黄公望的作品也差不了多少。

  当然,他说了肯定不算。

  就比如民国,技法意境与齐白石、张大千可比肩的画家不在少数,但大多都泯然众人。又比如同为“明四家”的沈周,他的作品成交价比起三位同行,减了一个零不说,还得再拦腰砍一刀。

  所以,得市场说了算……

  基本上也就只能看到这里,要说代笔的是谁,李定安还真就看不出来。

  他想了想:“高师兄,如果单独买这幅画,大概多少钱?”

  “有人出过五十万,但郑总没卖,说是最少一百万?”

  一百万……如果凭直觉,应该不止……

  要不要让系统鉴定一下,说不定就是哪位名家仿的?

  就比如张大千,仿王时敏的画也不是一幅两幅……

  纯粹抱着碰运气的心态,李定安打开了系统。

  手刚搭上去,他猝然一顿。

  物品:《富春山大岭图》。

  年代:康熙十二年。

  作者:王翚。

  备注:王翚仿王时敏仿黄公望之作……

  看到那一串的“仿”,李定安的眉头轻轻一皱,再看最下面的价格:2600万?

  扯什么淡?

  再翻一番怎么样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qgfg.com。奇奇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qqgfg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